濕疹皮膚病求診公立可等3年 前衞生署醫生︰窮人勿患嚴重皮膚病
發布時間: 2018/07/16 00:01
最後更新: 2018/07/17 10:25
屯門上月發生三屍命案,23歲細女疑不堪濕疹困擾弒殺父母,並曾埋怨母親不肯讓她花錢求診,錯過治療時機等。有前衞生署醫生慨嘆,香港皮膚科服務錯置,只靠衞生署提供門診服務,新症輪候超過3年,公院又不設皮膚科,有皮膚病人入院被誤診為細菌感染,當外科症切爛肉,結果愈醫愈壞,皮膚潰爛。該醫生指本港公營皮膚科服務停滯不前20年,延誤病人治療,「做窮人勿患嚴重皮膚病。」
據衞生署統計,去年皮膚科新症輪候人數達5.2萬人,創5年新高;12周內獲首次診治的比率卻由13年的53%下降至去年的31%。截至5月底, 衞生署各區診所中,觀塘容鳳書皮膚科診所新症排期至2021年9月,輪候逾3年,時間最短的灣仔男性社會衞生科診所亦排期至明年9月。
前衞生署社會衞生科高級醫生陸乃明在皮膚科工作20年,至4年前退休。他指,很多人都以為皮膚科相等於皮膚美容、治灰甲等,但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,因皮膚病層面廣,譬如皮肌炎、天疱瘡等,很多患者都需入院治理。
他透露,曾有皮膚病患者患罕見的壞疽性膿皮症,但公院外科醫生以為是細菌感染,為病人做手術切掉爛肉,豈料潰爛沒有好轉,反而愈醫愈壞 ,皮膚更加潰爛;有天疱瘡病人被誤診為藥物敏感,留醫3日後被着令出院,致病人輪症期間全身手腳出水泡、出血等,承受極大精神壓力。
陸坦言,公營皮膚科服務20年間停滯不前,情況更每況愈下,
香港做窮人千萬不要患嚴重皮膚病,有心肺病都無問題!
究其原因,原來與皮膚科制度出現差距有關。陸指出,因歷史原因,現時很多公院均無皮膚科專科醫生,延誤診斷和治療;醫管局轄下的公院不設皮膚科,於43間公院和醫療機構中,只有兩個駐院皮膚科專科醫生,分別來自威爾斯及瑪麗醫院,醫生同時兼顧診症及教學,未能解燃眉之急。他稱︰
雖然衞生署醫生也會定期到公院看症,但通常只去廣華醫院、瑪嘉烈醫院等大型醫院,北區醫院、大埔醫院等則不會派人診症。
他指出,逾9成較複雜、嚴重的病症均於衞生署專科門診接受治療,皮膚科專科醫生平均一晝需看30至40個病人,故病人排期3年,往往僅獲3分鐘診症時間;部分人獲發多種藥物,醫生亦無時間教如何用藥,個案愈積愈多。
醫管局回覆指,公營皮膚科專科服務主要由衞生署提供,目前醫管局設有數個皮膚科醫生名額,主要目的為協助專科培訓;該局認同有需要在公院增加皮膚科專科服務,會繼續與衞生署研究可行方法增加專科培訓名額,及在公院提供更多皮膚科專科服務。
陸乃明不忍窮人患嚴重皮膚病就要苦等,他坦言是「戥病人不值」,所以4年前退休後展開義診,盡力幫助受皮膚病困的弱勢社群,不收診金,只收藥費。
更多陸乃明義診報道,請看:
更多濕疹報道,請看: